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教育部持续加快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2024-07-11 14:40:27 来源: 浏览:637


教育部持续加快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推进会在京成功召开

       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大使命。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深入,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要求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作用日益凸显。


77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3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

近日,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推进会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简称“拔尖计划”)实施十五年工作交流会在京召开。会议再次强调,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的重要回信精神,加快推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着力打造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力量。

基础学科一般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哲学、历史等,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也是确保创新型人才持续补给的基石。“拔尖计划”自启动以来,累计在77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布局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共吸引了3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已毕业的十一届1.7万名本科生中,86%的学生在基础学科领域深造,87%的博士毕业生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从事基础研究工作。“拔尖计划”培育了一批基础研究的“生力军”。

2023年,在“拔尖计划”前期探索基础上,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正式启动,重点依托拔尖基地所在高校,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有组织培养进行强化部署。同时也意味着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进入了新阶段。

进一步拓宽选才渠道。通过实施“强基计划”、开展在校生“二次选拔”等途径,发现选拔更多有志趣、有天赋、有潜力的优秀青年学生投身基础学科。

进一步创新育人模式。加强基础学科领域的课程、教材、实践项目、师资等基础要素建设,推动高校教育教学从“知识为主”转向“能力为先”,以基础要素建设“小切口”牵引带动人才培养模式“大改革”。

进一步加强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机制。实施“一部六院”科教融汇协同育人项目,继续推动80所左右高校与100家左右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实现师资队伍、科研项目、实验实践条件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质量。

进一步完善拔尖人才长周期保障机制。让基础学科人才能够潜心治学,健全多元化稳定支持机制,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投身基础学科。

全力构建人才知识图谱、能力图谱、素质图谱。

此外,还将开辟智能化新赛道,推动新应用。打造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构建自主可控数据集,实施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行动(LEAD行动),优先在数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力学等10个场景上推动垂类应用。打造拔尖人才的知识图谱、能力图谱、素质图谱,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拔尖创新人才能力培养。

(责任编辑:)

Copyright © 2009-2025 中产协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4064707号-1